| 本帖最后由 18601303589 于 2021-8-11 17:23 编辑 
 
 
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 但共情—同理心需要真心浇灌 
 
          老年人大致分为        1、身体健全情绪不高的   
   2、身体残疾或生病   
   3、智力障碍   
   4、 临终关怀   
 
   
   北京——繁华光鲜的帝都,人口密集的大本营,当然随时随地可“偶遇”老年人。   
   于老人而言,难过的不是退休后漫长的老年生活,不是“闲在”的“无所事事”,而是腿脚不灵活的未来,是无限的孤独与寂寞。   
   他们不需要华丽的衣裳,不在乎豪华的住宅,也不关心收入的高低。他们需要的是家人般的关爱,是三餐四季的陪伴,是餐后散步的舒逸。   
   如此种种,“关爱”老人自然成了永恒的话题。养老院中,义工或是聊天,或是表演节目,或是义工服务。但如何从心理角度理解老人,给予安全感,舒缓年老孤独的情绪,平和快乐地生活呢?   
   
   为了更好的陪伴老人,我们首次接触到“共情陪伴”。共情练习即参与者分别扮演陪伴者和老人,体会老人的心情,调动陪伴者处理情绪的能力的练习。   
   经历“共情练习”,做到换位思考、情景再现。陪伴者更好地理解老人的心情及需要,更便于陪伴者“直切痛点”,更好更用心地给予老人关爱。   精心沉思   
 
   “陪伴”即放下自我,融入对方,看到对方的存在,释放安全感和放大陪伴的意义,让情绪不好的老年人走出坏情绪,并且能够获得一定力量的支持  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