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

已有 10 人浏览分享

开启左侧

“声如夏花,爱如芳草”项目2025年第104次活动+肖怡帆0726

[复制链接]
10 0

2025 年 7 月 26 日,我再次带领临时团体与义工伙伴走进爱达颐德养老院,这已是我第四次踏上这片充满温暖的土地。阳光正好的日子里,北科大银龄之声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热忱而来,与老人们共同编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。
活动伊始的绘画环节让我动容。看着老人们握着画笔的手虽有皱纹却稳健有力,江南的青瓦白墙、古典的琵琶轮廓在纸上渐渐成形,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热爱与期许,通过色彩与线条静静流淌。我站在一旁,几位老人指着自己的画作告诉我:"年轻时没机会学画,现在和你们一起涂涂画画,倒像把日子过成了诗。" 此刻再看眼前的场景,更懂这些笔触里藏着的,是被珍视的陪伴带来的生命力。
歌声响起时,《送别》的旋律让时光仿佛慢了下来。老人们跟着节奏轻轻拍手,有的还会拉起身边同学的手轻轻摇晃,眼角的笑意里既有对青春的回望,也有对当下的满足。我记得有位奶奶每次唱歌都会特别投入,这次她悄悄告诉我:"你们的声音像我远在外地的孙女,每次听你们唱歌,就觉得孩子回家了。" 这样的瞬间,总让我想起公益的本质 —— 不是我们给予了多少,而是彼此用真诚交换了多少温暖。
采访环节中,护工们提到的细节尤其触动我。他们说老人们会提前几天就打听"孩子们什么时候来",会把攒了许久的故事记在心里,就等我们来的时候慢慢讲。当那位曾在七十年代驻外的外交官阿姨开口时,时光仿佛为她停驻——她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国家的使命,在异国他乡的星夜里做孤独的逆行者。那时的她,在陌生的土地上鲜少能找到可以畅快交流的人,只能把对家国的牵挂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,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,像被岁月封存的家书,藏着太多我们未曾了解的赤诚与坚韧。
同学们眼里闪烁的敬佩与老人口中流露的自豪交织在一起,我忽然明白:所谓传承,或许就是这样在倾听与讲述中自然发生。
四次来这里,最难忘的始终是老人们的眼神。那种带着期盼的目光,会一直追随着我们的身影,直到离开时还在门口久久凝望。他们的感恩从不是刻意表达,而是递过来的一块糖、拉着不肯放的手,这些细微的瞬间都在提醒我们:公益从来不是一场 "体验",而是一份需要用心守护的联结。
我常常在想,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到了这般年纪,会期待怎样的陪伴?是匆匆而来的新鲜面孔,还是能记住我们喜好、愿意听我们絮叨的熟络身影?老人们用一生的智慧告诉我们:真诚的陪伴比任何形式都重要。他们会记得谁爱笑,谁能唱老歌,谁愿意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,这些 "被记住" 的温暖,才是对抗孤独最好的力量。
在此也想和每一位参与公益的伙伴共勉:当我们选择走进养老院,便承载着一份无声的期待。与其说这是一场服务,不如说是一场双向的成长 —— 我们在陪伴中学会耐心,在倾听中获得智慧,而老人们则在被关注中感受到生活的温度。愿我们都能以长久的真诚代替短暂的热情,让每一次相见都成为老人们记忆里值得期待的约定。
毕竟,被记住的承诺才最珍贵,被延续的温暖才最动人。

标签为:北京义工联盟 公益 义工 志愿者 此心公益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0

关注

0

粉丝

7

主题
活动推荐
热门新闻
精彩照片
    图文推荐
    • 官方微信公众号

    • 官方新浪微博

   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此心公益 ( 京ICP备18037386号-1 )

    GMT+8, 2025-8-3 00:21 , Processed in 0.030910 second(s), 32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    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   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